篩子內徑(μm)≈14832.4/篩子目數 計量單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顆粒的尺寸,一般以顆粒的最大長度來表示.網目是表示標準篩的篩孔尺寸的大小.在泰勒標準篩中,所謂網目就是2.54厘米(1英寸)長度中的篩孔數目,并簡稱為目.泰勒標準篩制:泰勒篩制的分度是以200目篩孔尺寸0.074mm為基準,乘或除以主模數方根(1.141)的n次方(n=1,2,3……),就得到較200粗或細的篩孔尺寸,如果 數2的四次方根(1.1892)的n次方去乘或除0.074mm,就可以得到分度更細的一系列 的篩孔尺寸.目數越大,表示顆粒越細.類似于金相組織的放大倍數.目數前加正負號則表示能否漏過該目數的網孔.負數表示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,即顆粒尺寸小于網孔尺寸;而正數表示不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,即顆粒尺寸大于網孔尺寸.例如,顆粒為-100目~+200目,即表示這些顆粒能從100目的網孔漏過而不能從200目的網孔漏過,在篩選這種目數的顆粒時,應將目數大(200)的放在目數?。?00)的篩網下面,在目數大(200)的篩網中留下的即為-100~200目的顆粒。
目數,就是孔數,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數目.目數越大,孔徑越小.一般來說,目數×孔徑(微米數)=15000.比如,400目的篩網的孔徑為38微米左右;500目的篩網的孔徑是30微米左右.由于存在開孔率的問題,也就是因為編織網時用的絲的粗細的不同,不同的國家的標準也不一樣,目前存在美國標準、英國標準和日本標準三種,其中英國和美國的相近,日本的差別較大.我國使用的是美國標準,也就是可用上面給出的公式計算.美國泰勒標準篩的篩目尺寸對照表.可在下面網頁看到詳細資料.由此定義可以看出,目數的大小決定了篩網孔徑的大小.而篩網孔徑的大小決定了所過篩粉體的最大顆粒Dmax.所以,我們可以看出,400目的拋光粉完全有可能非常細,比如只有1-2微米,也完全有可能是10微米、20微米.因為,篩網的孔徑是38微米左右.我們生產400目的拋光粉的D50就有20微米.附圖給出的就是這種拋光粉的照片,注意標尺是50微米.因此,用目數來恒量拋光粉的顆粒大小是不恰當的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粒徑(D10,中位徑D50,D90)來表示顆粒大小,用目數折算最大粒徑.如果大家看過日本關于磨料的標準JIS標準,就會覺得非??茖W.他們的每個號的磨料均給出了D3,D50,D97的要求,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測定儀時的數據是不同的.其中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.舉例來說,D50是2微米的粉,D3大致是0.9微米,D97是4微米.號稱是2微米的粉中,小于0.9微米不能超過3%,大于4微米的不能超過3%.這是非常嚴格的,市場上見到的絕大多數拋光粉(包括國外的)不能滿足這一要求,尤其是細粉超標嚴重.采用目數表征拋光粉的顆粒度是有原因的.老的拋光粉廠采用的是干法球磨和干法過篩的工藝,因此就會出現300目的粉的D50大約為9微米,500目的是D50是2微米左右的情況.大家一直這樣用下來,也基本能指導生產和使用.但是,隨著新的生產工藝的出現,更高精度要求的拋光的需求,這種方法也應該進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