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安全生產對比兩種生產鋁粒工藝
鋁粒生產車間屬乙類易燃易爆生產部門,產出的鋁粒粒度在0-3mm之間,10um左右的鋁塵飄浮在空間,當濃度達到37-50gm3時,週到明火、撞擊火花、電火花時,或者環境溫度高達590℃時,會發生爆炸。第次爆炸沖擊波將各處的積塵震落飛楊,常常出現第二次爆炸和漫延。其后果十分嚴重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鋁粒生產廠家發生過鋁塵爆炸有六次。因此各廠家都十分重視鋁粒生產的安全工作。
臥式噴鋁的特點是沿水平方向霧化。霧化器與噴鋁咀之間為1.5mm左右的環形間隙,氣體壓力超過0.4MPa時從該縫隙中射出,形成類圓錐形“風簾”,當鋁液從噴咀流出穿過“風簾”時被氣流擊碎成粒狀和粉狀。據測定,通常情況下,小于0.1mm的細鋁粉占總量的20%左右,更細一些的鋁塵掛在墻上,飄落在各個角落。清掃霧化室時,大量鋁塵飛楊,充滿整個霧化室,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環境。如果意外遇到明火即發生劇烈爆炸。我廠七十年代鋁粒爆炸事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的。國內其它廠家發生的幾起鋁粒爆炸事故也都在臥式噴鋁生產中,一是檢修設備引起,二是清掃霧化室造成。
豎式噴鋁的特點是垂直方向霧化。盤形霧化器底部有8-12個直徑為2-4mm的小孔,高壓氣體以0。6MPa以上的壓力從小孔中高速射出,鋁液淌下通過射流區時被氣體切割成粒狀和粉狀。由于高氣體以不同的形狀切割鋁液,所得到的鋁粒粒度組成是不一樣的、豎噴鋁粒粒度較均勻,小于0,1mm的細粉塵在5%左右,10um的超細鋁塵就更少了。經過測定霧化筒內的鋁塵濃度為3g/m3,不到爆炸極限濃度的十分之一。霧化筒為水套冷卻,有通風除塵措施,霧化筒內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60℃(安全生產規程規定不超過200℃)。豎式噴鋁不用人工進入霧化筒作業,所以豎式噴鋁是比較安全的生產工藝。
